发布时间:2023-01-05浏览次数:604
中新网北京12月7日电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务实行动》报告6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发布。
气候变化是事关全人类的危机,必须多元参与,协同治理。为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和香港地球之友成立联合课题组,共同研究并发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务实行动》报告。当日,香港地球之友董事、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地球与环境科学戴沛权教授代表专家组发布报告。
课题组基于公开收集的资料和数据,总结了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双碳”承诺而采取的十大务实行动,分析了中国如何开展顶层设计,形成总体战略,引导区域、行业和社会务实行动。课题组认为,中国在落实“双碳”承诺和《巴黎协定》的进程中已取得积极进展,同时形成了加速推进的重大潜力。
展望2030,课题组认为基于全球减排差距显著、《巴黎协定》温升控制目标挑战巨大的现实,迫切需要全球共同聚焦务实行动。报告称,基于此,我们在迪拜提出“全球聚焦务实行动、携手应对气候挑战的公众倡议”。
报告称,我们倡议共同维护国际气候公约的原则、目标和制度安排,聚焦有助于温室气体减排和气候变化适应的务实行动,保持气候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一致性,避免空喊口号、高调表态和落实不力;倡议同舟共济,精诚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危机,摒弃零和博弈思维,避免以应对气候变化之名行不公平竞争之实;倡议先发国家担负起应有的历史责任,率先大幅减排,同时切实履行资金支持等承诺;倡议后发国家拒绝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通过对气候更为友好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尽管世界各国在落实《巴黎协定》进程中取得积极进展,但与1.5℃温升目标所需减排量仍然相距甚远”,课题联合负责人阳平坚博士说,呼吁各缔约方共同维护国际气候公约所确定原则,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和一致性,同舟共济,精诚合作,切实聚焦务实行动。----(完) 【编辑:刘阳禾】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国务院总理李强7日在京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主持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
李强表示,习近平主席同两位主席举行会见,就进一步深化中欧关系作出战略指引。我们要从变化中找到需要始终坚持的“不变”,即坚持对话、反对对抗,坚持合作、反对“脱钩”,坚持和平、反对冲突,更好把握中欧关系前进方向。中方愿同欧方一道,坚持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确定位,更多求同存异、求同化异,加强互利合作和多边协调,进一步提升中欧关系的稳定性、建设性、互惠性、全球性。中方反对违背市场经济基本准则,把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希望欧方审慎出台限制性经贸政策和使用贸易救济措施,保持贸易和投资市场开放。
米歇尔和冯德莱恩表示,欧盟愿做中国可信可靠的伙伴,希同中方增进相互理解,减少误解,深化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
双方充分肯定今年中欧战略、经贸、环境与气候、数字领域高层对话成功举行,将继续办好各领域各层级机制性对话。双方将坚持双向开放、互利共赢,反对“脱钩断链”,为对方企业提供公平、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分歧。双方将深化经贸、绿色、知识产权等领域合作,加强碳排放交易合作,构建稳定互信的供应链伙伴关系。双方同意举行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会议,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吴政隆出席。 【编辑:钱姣姣】